努力培养更多优秀法治人才

2022-11-01 16:56:56    来源:人民法院网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建立的法律实习生制度,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人才建设领域的生动实践,为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法治人才队伍搭建了新平台,为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开辟了新路径,为引领新时代法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机遇。为进一步发挥法律实习生制度作用,培养更多优秀法治人才,笔者认为,人民法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深化优化法律实习生制度。

突出“实战化”导向,把好法律实习能力关。实践证明,多批法律实习生结业后普遍取得了真实锻炼、真长本事、真正提升的实习效果。应建立推广实习导师制,让主审法官担任实习导师,进行“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业务指导。应明确法律实习生权责“清单”,可将法律实习生编入审判团队,承担法官助理职责,在实习导师指导下,参与证据调查核实,法律查询、案例检索等工作,以培养归纳争议焦点和文书写作能力;参与旁听案件研讨、合议庭合议,以提升法治思维和法律分析能力;参与接待当事人、走访群众等工作,以强化沟通协调、缓和矛盾能力。

坚持“浸入式”熏陶,涵养法律实习职业观。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者在其工作和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表现为对法治信仰的坚守和对法律职业规则的尊崇。应为法律实习生深入接触司法实践提供条件、营造氛围。引导法律实习生融入审判团队,亲身感知司法责任制、法官员额制等改革举措,了解司法体制改革发展方向。敢于将法律实习生置身于执法办案第一线,促使其在探寻案件所涉法理情的同时,引发对国家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层次思考,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和自觉。坚持塑造法官职业优良形象,通过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筑牢法律实习生的法治信仰,促进对法律职业规则的遵守。

做好“全方位”保障,构筑法律实习栖息地。实习开始前,应统筹安排审判管理、档案管理、调研宣传等部门负责同志和优秀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对法律实习生开展系统培训。实习过程中,应依托法院资源便利法律实习生工作、学习;多开展座谈交流,了解所思所想所需,听取法律实习生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实习结束后,应召开总结评议会,由所在部门、导师、同事对法律实习生的综合表现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建议、促进提升;加强对结业法律实习生的跟踪联络,及时评估、检验、优化法律实习生工作,以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注重“日常化”监管,握紧法律实习方向盘。制度的执行离不开有力的监管。实习期间,需要法院主动承担起更多监管职责。法院应牢固树立严管才是厚爱、严管才是真正负责的理念,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法官助理、后备人才的标准严格要求和监督法律实习生。应充分发挥实习导师率先垂范作用,以实习导师深厚的法学素养、勤奋的工作态度、无私的为民情怀,为法律实习生当好榜样。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从当事人接待、自媒体使用、案件保密、着装穿戴等方面,全面加以监督规范,帮助法律实习生树立良好形象。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

[编辑:中国廉政法治网]

免责声明|机构设置|主管: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研究委员会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网络 110报警服务|不良节目举报|中国互联网协会|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首都互联网协会

©2013-2022 lzhcn.cn 版权所有京ICP备09001449号-8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