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产品先行 是每个宁行人的担当

2023-06-12 11:10:04    来源:贸易金融观察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和经济向低碳转型,绿色金融发展已驶入快车道。自2017年6月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7省(区)10地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以“自下而上”摸索实践的方式,探寻可复制、可推广的地方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截至目前,首批5省8(区)试验区依托自身资源本底,已逐步形成了具有显著区域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实现了绿色金融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国家绿色金融政策的强有力支持和明确引导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尤其迅猛,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组织机制不断完善。其中,开展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重塑竞争优势、谋求差异化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

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

发展绿色金融是重塑银行竞争优势的迫切需求。在经济持续下行、利率市场化等因素叠加影响下,我国银行发展面临的竞争加剧、不良高企等压力持续加大。“双碳”目标下,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将带来更多的金融服务需求,为银行重塑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抓手。

一方面,绿色产业的兴起、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升级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这为银行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能够促进其业务布局和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利于加速银行的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双碳”目标的推进实施为碳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随之而来将衍生出更多的碳金融服务需求,银行要积极拓展这一业务领域,从代理开户、提供信贷等基础服务入手,并积极布局碳期货等碳资产管理服务,通过为碳金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进一步优化自身收入结构。

中小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社会责任担当

在国家政策指引和“双碳”目标要求下,发展绿色金融是中小银行对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积极贯彻落实,契合了当地经济绿色发展的需求,体现了中小银行的社会责任担当,宁波银行就是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例子。

早在2010年就与宁波某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为契机,大力发展绿色信贷、配合地方政府推进企业节能减排改造,发挥金融企业积极作用,切实践行金融企业社会责任。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步伐加快,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多种形式的融资支持。绿色金融加快发展需要各方积极推动,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其中。宁波银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持续调整信贷资产结构,进一步构建绿色金融长效机制。

事实上,宁波银行把金融助力“双碳”作为目标,大力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纳入整体布局,融入全行战略发展规划。一方面对外,宁波银行从战略高度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气候投融资风险及转型风险;另一方面对内,提升自身环境和社会表现,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宁波银行持续调整信贷资产结构,构建绿色金融长效机制。在信贷投向上,优先支持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授信需求,推进银行业务与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宁波银行还加强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信贷风险管理,严格审核涉污企业排污设备及工艺达标情况、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性、环保部门的环境保护评价等,将环保达标作为授信准入要求;主动规避产能过剩,新增客户禁止进入该领域,具体行业包括钢铁、水泥、造船、航运、风电等全行业产能过剩行业。

以点带面,产品先行

绿色金融怎么在实操层面落地?宁波银行给出的答案是以点带面,产品先行。宁波银行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例如,由宁波银行北仑支行落地全市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业务,授信金额1000万元,首笔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据了解,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是金融机构以生态环境部门核定的碳排放权配额为质押,向符合条件的主体发放的贷款,这为有配额的重点排放单位和能够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担保方式。

碳排放配额是生态环境部门分配给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企业在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具有可抵押资产价值。2021年9月18日,浙江省各重点排放企业接到省生态环保厅下发的发电碳交易纳入企业碳排放配额的通知文件,正式框定企业2019年~2020年的碳排放额度和实际排放额度,并针对接入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的企业进行了预发放。

宁波银行北仑支行这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业务采用“第三方碳配额”质押的融资模式,将企业持有的碳排放配额作为质押物,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并在客户发起申请的T+1日完成贷款发放,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

接下来,宁波银行湖州分行将以获批“绿色金融试点分行”为契机,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兴起机会,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持续强化绿色信贷管理,切实发挥绿色金融的示范和引领效应。

[编辑:中国廉政法治网]

免责声明|机构设置|主管:中国行为法学会|主办: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研究委员会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网络 110报警服务|不良节目举报|中国互联网协会|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首都互联网协会

©2013-2022 lzhcn.cn 版权所有京ICP备09001449号-8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