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楚简创作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6月25日,由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指导,武汉市文联、湖北省书法院主办,武汉书协、湖北省书法院楚简书法研究中心、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当代楚简创作学术研讨会在武汉成功举办。中国书协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叶培贵,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武汉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章建育,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公者,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省书协主席孟庆星,中国书法院原常务副院长李胜洪,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秘书长、湖北省书法院楚简书法研究中心主任刘洪洋,湖北省书协副主席、秘书长李劲松,武汉市文联主席团秘书长王浩,崇文书局社长韩敏,湖北省书协副主席、武汉书协主席瞿忠谋,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武汉书协副主席柳国良等领导出席活动。安徽大学教授徐在国,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肖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朱友舟,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魏宜辉,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吴晓懿,湖北楚简书法研究院院长何慧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马志亮,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柳洋,安徽艺术学院教授张典友,一级美术师江楽,湖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罗恰,荆州市楚简书法研究会会长潘灯,国家级非遗项目楚简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黄有志及旁听人员1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章建育、孟庆星分别致辞。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湖北省书协副主席、湖北省书法院副院长樊利杰主持,第二阶段由叶培贵担任学术主持。
章建育致辞中指出,当代楚简创作学术研讨会是首届武汉书法季的重要板块之一,是地域书风研究的里程碑,是继中国书协“简牍的世界”学术考察之后,全国楚简书法研究的重大学术活动,必将对楚简书法的时代性、学术性、当代性产生深远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书风多元化纵深式探索。
孟庆星代表湖北省文联对与会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他认为,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楚简文字材料出土,战国楚简文字的研究会持续向前推进。书法界需要回到原点对楚简进行学理层面的重新思考,这种思考既包括古文字字法的重新梳理,还包括如何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角度进行风格审美的引导。
主持人樊利杰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基本情况。他说,去年6月,在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士军的直接策划、领导下,成立了湖北省书法院楚简书法研究中心,一年来,举办面向全国的楚简书法骨干高级研修班,组织学术力量出版《楚简书法论文集》,为今天的研讨打下了基础。武汉市文联倾心打造2024首届武汉书法季活动,当代楚简创作学术研讨会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彰显了书法季的学术高度。
随后举行了《楚简书法论文集》《楚简书法字帖》的新书发布会。《楚简书法论文集》由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术指导单位,湖北省书协、湖北省书法院、湖北省书法院楚简书法研究中心出品。论文集收录了30位作者的22篇论文,由崇文书局出版发行。该书是湖北省书法院楚简书法研究中心对楚简资源进行探索、研究、转化和推广过程中的第一批阶段性成果。收录的论文内容既有对文字学的探讨,也有对楚文字书法的研究,还有对书法创作理论的归纳与总结。
作为“湖北省书法院楚简书法丛书”之一,李胜洪《楚简书法字帖》以楚简文字书写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使“国学三大启蒙读物”浑然一体,且绝大多数为常用汉字和次常用汉字。此外,还特意增加了笔画检字表以及小篆边注,这不仅有助于广大楚简书法爱好者尽快入门、学以致用,也为书法家、篆刻家的创作开辟了一个便捷通道。希望以此激发更多人对楚简文字的兴趣和热情,共同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该书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孟庆星、李胜洪为五家单位赠书。湖北省档案馆征集鉴定处处长杨志青、湖北省图书文献资源建设部主任方芳、江汉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胡承林、湖北美术学院书法系书法教研室主任莫金龙、武昌工学院书法系主任许道坤上台接受了图书捐赠。
稍作休息后,本次活动第二阶段在叶培贵的主持下,在楚简书家、楚文字学家们的研讨中徐徐展开。刘洪洋、张公者、徐在国作了楚简研究与创作的专题报告。与会专家肖毅、朱友舟、魏宜辉、吴晓懿、何慧敏、马志亮、柳洋、张典友、江楽,罗恰、潘灯、黄有志分别发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会议开得非常及时且非常有质量,把古文字学界和书法学界的专家召集在一起,是对传统的一种延续,是当代楚简书法创作和研究正在武汉深耕,在武汉做实。本次研讨会必将对楚简书法的时代性、学术性、当代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刘洪洋作了题为《略谈楚简书风及其启示》专题报告,他说楚简书法的汉字自成体系,面目各异,给我们提供了多角度、多侧面的尝试,从中可以看到书家对创作关系的稳定性和具体关系多变性的深刻把握,表现出创作规律的高度自觉,展现出书法作者深度觉醒的人文意识。
张公者在《谈谈简帛书法的学习与创作》专题报告中,对简帛的使用与出土时间、简帛对文字史与书法史的纠正、简帛书法的学术与创作、简帛20世纪出土后有待整理的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清代以来与简牍有关的艺术史作了非常系统又有重点的描述。
徐在国作了《楚简创作如何选字》专题报告,他以文字学家的立场、书法理论家的视角,让我们感受到有关楚文字书法学习的路径,以及对书法创作带来的启发。
肖毅提交的论文为《楚简文字地域标志例举——结构篇》。他还就书法创作中关于选字、造字等问题作了交流探讨。他建议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看原件,熟悉通假的规律,尽量少造字。
魏宜辉提交的论文为《楚简字形讹误研究(三题)》。他建议在用楚简书法创作时,尽量掌握战国楚文字的用字规律,使用楚文字来表现书法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朱友舟提交的论文为《锋铩芒角,方笔铺毫——论上博竹书<容成氏>书风 》,研讨会上,他还从楚简地域性概念、楚简笔法在演变过程中的趋势、与秦简笔法结构的异同及隶变等问题入手来思考当代楚简书法创作。
吴晓懿提交的论文为《战国题铭与简牍书法地域特色探研》,他还从楚文字书法学术史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梳理了楚简和秦简的用笔差别,及毛笔等工具的改良对楚简书法创作产生的影响。
何慧敏提交的论文为《楚简书法的金文源头》,他还建议有志于从事楚简书法创作的书家多跟楚简文字专家打交道,多在文字学上下功夫。
马志亮提交的论文为《略谈战国楚系简帛材料》,认为随着新材料的出现,之前不少结论需要重新修改,表现出严谨的学术态度。
柳洋提交的论文为《楚文字中所见当读为暟縢暠的诸字小议》,他还对前面专家发言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回应,并对近两届国展文字审读规则谈了自己的看法。
张典友提交的论文为《楚简用笔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探论》。他从地缘关系方面谈到楚简话题,并介绍了安徽艺术学院在这方面的成果。
江楽提交的论文为《浅议楚简入印格式塔效应》。她介绍了自己在学习楚简方面的心得和体会,并就相关问题与专家进行了讨论。
罗恰提交的论文为《试说楚简遣策中的“爵”和“卺”》,他还结合湖北省博物馆的馆藏简牍谈及对楚简书法创作的认识。
潘灯提交的论文为《楚简文字考释五则》。研讨会上,他谈到自己接触楚简的过程和心得,并介绍了新作《楚文字汇编》的进展情况。
黄有志提交的论文为《简帛书写演变刍议》,他从楚简制作材料、技艺等角度分享了个人经验和想法。
柳国良代表主办方,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武汉的文艺事业,关心武汉的书法发展。
主办单位:中国行为法学会承办单位: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研究委员会
©2013-2022 lzhcn.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01449号-8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79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北京网络行业协会|网络 110报警服务|不良节目举报|中国互联网协会|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首都互联网协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以及其他问题,
欢迎发送邮件至zlb_tg@163.com告知或通知网站客服,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周将立刻删除涉及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