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2025-09-25 15:04:27

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四川省资阳市纪委监委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紧盯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廉洁风险和作风问题,在压实责任、创新方式、凝聚合力等方面不断发力,有效保障重大项目廉洁高效推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压实责任链条。资阳市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是连接成都与重庆两大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节点。今年以来,资阳市共布局数百个重大项目,覆盖先进制造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社会事业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涉及主体多、审批权限广、廉洁风险高,一旦监管缺位,极易导致权力失控、行为失范。资阳市纪委监委紧盯责任落实,明确监督重点,通过集体研判明确年度重点监督项目,对于因履职不到位、作风不扎实等原因导致项目滞后的,纳入监督范围,对推进不力的责任单位和负责人进行约谈,进一步压紧压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在厘清责任的基础上,聚焦权力运行关键点,将项目审批、招标投标、资金拨付、物资采购、工程变更、竣工验收等6类高风险环节纳入投资项目智慧监督平台,实行在线监测、动态预警,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与比对,自动识别异常资金流动、违规操作等行为,实现对廉洁风险早发现、早干预。在制度层面,落实重大项目追责问责机制,对拖沓敷衍、推诿扯皮的单位党组织或责任人予以追责问责,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形成明责、履责、督责、问责的闭环管理体系。

创新监督方式。重点项目建设周期长、环节多、专业性强。如,天然气勘探开发建设周期较长,其间涉及大量审批许可、资金拨付、工程质量管控等环节,常规监督方式难以实现全覆盖、常态化。针对这一现实难题,资阳市纪委监委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将监督措施嵌入权力运行全过程,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闭环管理。在决策审批阶段严把“廉洁关”。建立全流程监督机制,在决策审批前开展廉洁风险联合评估,严格审批权限、程序和利益回避管控。对违反决策程序、超越审批权限、突破政策红线的行为坚决惩治,从源头上防控廉洁风险。在招标采购阶段严把“规范关”。落实领导干部插手干预招投标等重大事项登记备案制度,推动主管部门加强标前审查,开展事中随机抽查,及时纠正程序不合规、虚假招标、围标串标等问题,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施工建设阶段严把“责任关”。重点监督主管部门对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五方责任主体的监管情况,对存在的履职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通过下发提醒函、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限期整改。在竣工验收阶段严把“质效关”。推动主管部门依据核验清单,对工程质量、环保安全、投资绩效等关键指标开展专业评估,对验收“走过场”、资料造假、瞒报问题等行为严肃追责。在资金兑付阶段严把“安全关”。紧盯招商引资奖补、工程款项支付等高风险节点,推动财政、审计等部门建立联审联核机制,加强对资金申报、审核、拨付全流程监管,对审核不严、违规兑付等问题严肃查处,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

凝聚监督合力。重大项目监督涉及领域广、专业性强,单靠纪检监察机关“单打独斗”难以胜任,必须统筹各方力量,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资阳市纪委监委积极发挥协助推动功能,着力破解当前监督工作中存在的职责交叉、信息壁垒、衔接不畅等问题,推动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监督机制。健全“纪巡审”联动机制,制定《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工作办法》,明确问题线索双向移交、联合研判、成果共享工作机制,对投资规模大、廉洁风险高的项目开展“三方会诊”,实现纪检监察监督的政治性、巡察监督的穿透力和审计监督的专业性有机融合;深化行业监管协同,联合市发改、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组建联合督查组,围绕征地拆迁补偿、工程变更签证、环保评价、安全生产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推动跨部门问题一体整改;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聘请行业专家和特约监察员担任监督员,在重大项目现场设立“廉情监测点”,公开信访举报渠道,实时收集问题线索,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预警、督促纠正偏差。(张晓兰)


责任编辑:苏根旺

主管:中国行为法学会

主办: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研究委员会

京ICP备09001449号-8